《早操》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早操》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操》教案1今天第一节课,我给一年一班同学上了一堂识字课。这是听了一年级两位老师教学这节课后的教学。由于两位老师没有教过这套教材,而且其中一位从英语组转到这里来,自然对老师是个挑战。看到她们反复认真备课,并共同听课评课的情境,心中油然一种感动。感动的意义是要对他们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就是,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就识字环节,如何扎实并落实,或者如何更好地让教师们赶快“上路”。于是,在她们的课堂启发下,我进行了今天的教学——算是抛砖引玉。
《早操》是一首儿歌。既然如此,从识字的方法看,可以采用韵语识字。但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主题识字”研究。“主题”在这里含有“文化主题”之意。因此,识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基于课文体裁的教学法上,还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渗透中华民族古老的汉字的迷人之处。因此,有些字在教学的时候,尽量从造字的规律与特点出发,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爱上汉字,从而体会出汉字的“生命意义”与“精神意义”。于是,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既基于常规识字教学的模式,又从中体现了这一方法的渗透。因此,写下教学后记,供教师们研讨。
一、听读儿歌,读准字音。
现在提倡自主学习。看到大多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比如这两位教师讲课的时候,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出题目“早操”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的确,学生也许真的会读,并能读好。比如“妈妈教我的”;“我看拼音学会的”;“我在幼儿园就认识很多字”等等。但有一点,刚刚上小学两个月的孩子,即便自学能力再强,也不能忽视年龄和学龄特点。万一学生有的字音读错了呢?一下子读错,就“先入为主”,像配错了药一样,再改很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时间的增加,再慢慢放手为好——我以为。
我“以识字的方式识字”,引出课题后,让学生看60页和61页的图,看看图上有谁起的早?学生马上观察到——小鸟起得早,蹦蹦跳跳在唱歌;小蜜蜂真勤劳,起得早,就采蜜;小露珠起得早,滚来滚去跳舞呢……他们生活在这里,就在这里做操。简单观察图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教科书的图画,体现图文并茂的意味。紧接着我说,“有位叫胡木仁(这里也顺便关注书中的注脚,引起学生注意)的叔叔看到这一景象,写下一首儿歌,想读吗?”说着,就进入了“听读”环节。
我故意说:“我相信有些同学已经会读了,不过这里窦老师却要读,你们看我读的正确吗?”学生们在“左手扶书,右手指字”的口令中——听读开始了。他们一个个好像要给我做鉴定似的,特认真地听着。真好。
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慢慢地读。每一个小节中,注意有些字音需要强调。别看是北方学生,发音相对正确,有些还是要重视的。比如“早操”这两个字音都是平舌,但两个放在一块比较难读。我就在出示“早”时单独强调,出示“操”时也单独强调其发音。最后再连起来读正确。还有“绿叶”的“绿”防止读成“路”;“树枝”两个字都是翘舌,读到此词的时候,都要重视。
书后要求记认的一类字和二类字中,除了“早操”以外的“飞、叶、去、光”比较好读,随文读准就可以了。
这堂课,整首诗四个小节,也算长的,但在不同的听读环节中,读了五遍。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读准这些字音,又为后面的理解背诵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其实,上面读的环节和下面谈到的这个环节不是脱节的。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也一次次地,分步骤落实对生字词的理解,了解诗表达的大概内容。
于是,从整体入手,第一次学生自己读的时候,老师帮助学生梳理每一个小节写一个“人物”——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他们都“起得早”。第二次再指名读各个小节的时候,弄清他们是怎么做早操的。于是,学生就对号入座说出小露珠是“滚来滚去”,小鸟是“跳来跳去”,小蜜蜂是“飞来飞去”,小学生是“跑来跑去”。第三次读的时候,进一步弄清楚小露珠是在“绿叶上”做操,小鸟儿在“树枝上”做操,小蜜蜂在“花朵上”做操,小学生在“阳光下”做操。
你看,在儿歌中,字娃娃们都有好邻居,他们手拉手就组成了一个个词语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分组,读一读。于是,黑板上的板书呈现如下:
小露珠 滚来滚去 树叶上
小鸟儿 起得早 跳来跳去 树枝上
小蜜蜂 飞来飞去 花朵上
小学生 跑来跑去 阳光下
板书的内容就是在一次次朗读中顺势写出来的,不过,是把诗“横着”提炼在黑板上的。这时候,让学生再读每一个小节,试着把这些词串连起来,表达。学生呢,在韵语的语感中,此时已经完全能够脱离书本,借助“词串”独立读下来,并且背出每一小节的内容。
到此,根据分类,“纵向”让学生比较这些词语——为什么他们做早操的地方会不同?学生们就很自然地,结合刚才看的书中的插图,联想他们生活的地方,就很清楚地说出,小鸟儿愿意高高兴兴在枝头,所以说它跳来跳去做早操;小蜜蜂来到花朵上采花蜜,真勤劳,所以说它在花朵上做早操……其实,这里不仅理解这几个词语,也在渗透“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更有,把这“跳来跳去”“滚来滚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纵向放在一起比一比,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来”和“去”每一个词中都有,而且有学生说,这些词语读着有点重复的意思。这样的叠词积累恰恰是小朋友需要积累的。紧接着,让学生用动作表演,比较这些词语的不同。学生们真可爱啊。可以想象他们的表演多么形象。尤其是“滚来滚去”有的用身体摇动表示,有的用手势表示。一次,就很好地理解了“字义”。就这样,这类词语放在一块儿醒目地比较与体验,就是培养对这类词语的“语感”及印象。另外,平时总觉得学生见过的题型太少,有时遇到新题型不知道怎么答,这种训练方式也能起到让学生感知一种新的题型的作用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词语自己也编一句诗。没想到有一个学生说:“小蚯蚓,起得早,钻来钻去,在泥土上做早操。”(帮助改成“泥土里”),有个学生说:“小螃蟹,起得早,爬来爬去,在沙滩上做早操。”原来,像那两位老师一样,以课文为出发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如此说话训练,学生,就成了真正的创造者。
以上,生字没有单个拿出来讲意思,就是在上面的语言情境中感悟理解。要知道,任何生字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不然的话,每一个学生手里拿个字典不就成了吗?
三、利用韵语渗透“字理”识记字形。
当课文以及生字字义理解之后,接下来就要检查生字识记情况。由于黑板上的词语学生早就读下来,这个时候教师要逐个擦掉多余的,只剩下生字让学生识记。黑板上只剩下七 ……此处隐藏12501个字……鸡,小狗,小鸭)
师:它正在做什么运动?(早操)什么时侯才做早操?(早上)引出“早上空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早操”(幼儿跟读2遍)。
师:我们做早操是怎么做的呀?(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幼儿跟读两遍。
师:我们为什么要做早操呢?(锻炼身体)
师:对了,(天天锻炼身体好)幼儿跟读两遍。
2、刚才我们说的诗歌就叫做“做早操”老师读一句,小朋友跟着读一句。师幼加上动作完整地读两三遍儿歌。
3、师让2-3位幼儿试着独自表演儿歌。
附儿歌:《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正好,
我们大家来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早操身体好!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开心吗?今天学了什么儿歌?以后每天早上小朋友都要早早来到幼儿园,我们一起做早操锻炼身体,可不许睡懒觉喽!
《早操》教案14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10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3、渗透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健康歌》
(1)美丽的早晨,太阳公公醒来了,你们看谁在干什么?(指名答)
(2)小宣跟爷爷在做早操,谁知道小宣为什么那么早起来跟爷爷做早操?(指名答)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两个小朋友也赶快爬起来跟爷爷一起做早操。谢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展示课件)
2、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它们做早操的情景。这不,他还把小朋友做早操的情景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三、整体感知课文,游戏识字
1、儿歌。儿歌中的红色音节,你认识吗?请你们一个一个地拼一拼,认一认,不会的问同桌、问老师。
2、课文录音自检。
师:请同学认真听课文录音自已检查,想一想不认识的字都你们都读对了吗?
3、听录音再次自检。
4、谁想来试着读一读,会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发音。
四、认识生字。
1、生字娃娃见我们这里很热闹也赶紧起来。它就在老师的大转盘上?指针指着哪个字,你们就大声地读出来,后拼,然后再读。
2、拼读完生字后,组词。
3、举卡片。老师念到哪一个字,你们找出那张卡片,双手举高大声拼。
五、读文感悟,培养语感
现在你们和生字娃娃交了朋友,你们一定能读得比刚才好。现在请小朋友现读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
3、全班齐读。
六、做练习,找朋友,连一连。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滚来滚去
小蜜蜂飞来飞去
小学生跑来跑去
七、动脑筋,编儿歌。
起得早,来去,在做操。
八、布置作业。
回家后将你们编的儿歌写下来,明天我们在班上交流。
《早操》教案15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准确、工整书写5个生字。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3、借助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教育学生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读懂韵文,培养早起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早操的音乐、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冷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暖暖身体好吗?师生伴随《做早操》的音乐一齐做运动。
师:不但我们小学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们是怎样做早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早操》。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欣赏激趣
1、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早晨太阳升起,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
师:快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伴随音乐,老师进行范读课文。
(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情境的创设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下座位交流)
2、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四、识字
1、如果这些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跳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认读,强调“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开始我们今天的“超级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识字游戏。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谁?它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
五、学习交流
1、读一读,谁愿意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当灵耳朵,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2、说一说,儿歌里写的做早操是什么样子?
3、连一连。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跑来跑去
小蜜蜂滚来滚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4、看一看,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做早操的。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5、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课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文,读读练练中,学生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六、指导背诵
多么有趣的儿歌啊!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吧!配上音乐,根据提示学生在课堂上熟读成诵。
“————,起得早,
————来————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学习
1、你还见过谁做早操?请你也试一试写一首小诗好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小组展示,评选出“今日之星“
(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小组间探究学习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了美的创新。)
八、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
1、抽学生读,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认识新笔画,观察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模仿写。
5、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巩固认字。
二、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